close

【如何正確求菩薩幫忙?】
跟菩薩連線時,「恭請南無觀世音菩薩」,不可以偷懶省略任何一字。「南無」是皈依禮敬之意,「南無觀世音菩薩」,是幾千年以來對菩薩的敬稱。「恭請」是我們拜託菩薩幫忙時,對菩薩的尊重。人要拜託神幫忙,本該用尊重口氣「恭請」。
「恭請南無觀世音菩薩」,連續唸九句,自己就能跟菩薩連上線,不需要透由任何老師轉達。接下來你可以自己跟菩薩說話,請菩薩賜予你智慧、給你力量、賜你靈感,或者請菩薩救救你,也可以把你所有的苦抱怨給菩薩聽。
你什麼都可以跟菩薩說。但不包括問菩薩:「我該不該跟他結婚」、「我能不能考上」、……。你的人生由你自己做決定,更仰賴你個人努力。決定後,一直努力一直做,然後,面對結果,接受結果。
你會問:「可是我自己跟菩薩講話,又聽不到菩薩的回應?菩薩何時會給回應?」
有一天你會有感覺的,但前提是你要把人的本份做好,因為天助自助者。先盡自己的本份,時時以愛待人,時時感恩,時時珍惜,待機緣俱足時,你便會感應到菩薩的回應和安排。

==============
【心痛】
◆因為太過深刻感受,沒有清除感受的痛。
◆傷痛的記憶,不斷回想,讓痛繼續。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清除記憶帶來的傷痛。

會感覺心痛,是因為沒有放下。

放下疼痛的感受,不帶著痛繼續過生活,才能展開新人生,迎接前方幸福。
靈魂想回家,也是因為想要「離苦得樂」,回到最原始的地方,回到菩薩身邊。
============
【痛苦的產生】
◆人會產生痛苦,是因為沒有放下。
◆因為在乎,所以謹記傷痛,傷痛就留下深刻烙印。

人生從小到大,心中烙印了很多快樂與痛苦,並深陷其中。

不能讓自己陷入其中,人生必須往前走下去。

或許往前走會遇到下一個新烙印,但我們還是不得不勇敢向前走。
============
【消除傷痛】
◆清理。放下。原諒。包容。

傷痛的烙印,就好比沙灘上的腳印。每走一步,沙灘就多一個腳印。一路走來,沙灘上滿是腳印。然後你站在當下,讓岸邊潮水沖刷你的腳印。你會發現,沙灘的腳印不可能讓海水一次洗清,需要潮水來回幾次沖刷才能退去。
要清除此刻的心中烙印,也需要很多次不斷清理,才能讓傷痛撫平。
至於其他更久遠、更早先的烙印,也許有一天會有一個大浪出現、有一個貴人出現,幫助你把更先前的傷痛烙印清除。
所以,人生不要急。不要急,才能更清楚的看到、等到結果。
不要一直掛記著已成過去的他,他才能從你心中清除。
有人說:「我的心太痛,痛了很多年都忘不了。」這都是因為你不願意原諒對方所帶來的傷痛,不願意原諒你自己。
小時候的事、以前的事,那些都已經過去了。但你沒有放過你自己,一直把它背在身上,覺得自己很可憐。其實,是你把它背著,不是它跟著你。
要原諒一個人,只需要去想想他為何這麼做。當我們完全站在對方的角度看事情,或許就可以理解他為何如此做,一切似乎也變得情有可原。

============
【菩薩心語】
◆人性本善,但貪瞋痴會遮蓋了一切。
◆人生有挫折是正常的。

如果你憤怒、怨恨、謾罵,就是跟別人陷入了同樣的格局。
◆知曉人性,無知無覺。何必感受?
◆不痛不悟,悟了清澈。
◆穩定沈著,面對一切。
◆冷靜判斷,了然於心。

這世界上沒有事情需要仇恨,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難,都不可以口出惡言、惡語,這是為了不要激起心中的魔性。
魔性會因為人世間的貪嗔痴而壯大、長大,蓋過了善,讓心靈迷失,看不到自己的錯,甚至認為自己是對的。
如果有人對你口出惡言,不需要理會回擊。
愈想愈不甘心,愈想愈多仇恨在心中,魔性就此而生。
很多事你自己心裡知道就好,就此打住。對方想罵,就讓他繼續罵吧!不管如何,一定要當善良的人、幫助別人的人。
人生中處處都可以看到菩薩就在你身邊。你最喜歡的人,是你的人間菩薩。你最討厭的人,是你的逆境菩薩。每一個人都是我們的貴人和菩薩。
時時感恩,放下仇恨。生活是自己的,只有自己的生活是最真實的。
人生目標可以訂在這裡,幾年後,你可以改訂在那裡。
人生目標可以一直變。但善的回家目標不可以變。人生過程中,也許會變換不同路線,即使遇到岔路,也沒關係。人生每條路都有出口通往天堂,只是看你能不能做出善的抉擇。就算做錯事,都可以在當下懺悔,回到正道。只要方向不變,最終仍能達到靈魂回家的目標。
=============
【我該怎麼修行?】
◆起心動念,純正善良。不要激化你的惡性魔性!
◆知道人性就是如此!人性如此,知了即可,無須投入。能忍你就過關。
◆看似傷害與痛擊,其實是成長的開始!
◆你不可能可以改變人性,你只可以改變自己!
◆規則在哪?準則在哪?簡單單純,回歸本性。
◆佛陀與菩薩從來不對人性失望。菩薩能度一人是一人,能幫一人是一人。

 

當你發現別人惡行、惡口,你不可以跟別人一樣變成壞人。
壞人是我們的逆境菩薩。世上就是因為有小偷、強盜這些惡人,因而讓我們體會知曉對錯。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修行,該單純一點,不要把它複雜化。
如何修行?想怎麼修,就怎麼修。口吐蓮花,心念善良,沒想傷人,都算修行。
修行的準則、規則,依每個人的情況而不同。有的人需要符咒、拿香,才能堅定信念,有些人需要禱告才能堅定信仰。修行沒有一定的規則、準則,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即可。所以,要尊重、包容別人的信仰。
如果做不到尊重包容,修行便沒開始。心有仇恨,遑論修行。惡口,不能控制自己的嘴巴,更不用談修行。
勸人為善,身體力行付出,是大功德。孝順父母,奉行倫理道德,也是功德。
行善不以金錢計。同樣一個供桌,有一邊擺得很豐盛,另一邊只擺了一顆蘋果,菩薩會先幫哪邊?菩薩會先幫只擺得起一顆蘋果的窮人,因為他更需要。
行善最重要的,不是外在、不是物質,而是時時善念的心。
外在、物質都是人間幻象,都是假的,往生時都帶不走。往生時頂多只能帶走愛恨情仇。而你把愛恨情仇帶著走,是因為你沒放下。往生時,一切都該放下,才能回到菩薩身邊。
修行該回歸本性,觀心內省。問問自己真的問心無愧嗎?說出傷人話之前,想想自己本意真是如此嗎?
============
【佛法中的渡化,人世間的渡化】
◆很多事不能光看表面。
◆真相也許不是你所看見的,要經過時間了解之後 ,你瞭解了,便是一種成長。
◆現實生活中,你越在意的人,你越不能放棄。
◆想要改變他,唯有接近他,才有讓他了解「須要改變」的原因。一旦你放棄,也就沒機會正面影響他。
◆和尚的故事。

老師講了一個故事。有一位寺廟師父,非常德高望重。有個虔誠的富人,非常相信這位師父,常常捐錢供養三寶。由於富人是所有信徒中出錢最多的,因此富人總是盛氣凌人。
有一天,富人不知跟師父講了什麼,師父就搬到他家,跟他一起生活。富人覺得自己佔有了師父,非常高興得意。寺廟裡的和尚們很生氣,沒想到師父竟然貪圖榮華富貴。眾和尚群起罵之,說他變的行為不好。
師父住在富人家的期間,用餐時常常會勸富人:「少吃點肉吧!」富人很聽師父的話,便會少吃肉。師父也會勸富人:「多吃點菜吧!」於是富人就會多吃菜。當師父看到富人對下人頤指氣使,則會提醒他調整待人處事的態度,富人也會聽從照做……。就這樣,原本自恃甚高的富人,慢慢的變成了一個待人處事懂得與人為善的人。然後師父便告別富人、回到寺廟,繼續他的清修。和尚們發現師父讓富人產生的改變,終於了解師父接近富人的真正用意,才發現他們都誤會師父了。
其實師父是在渡化這個富人,只是師父做事渡人的方法不同。富人從小到大都活在很有錢的環境裡,沒人可以改變他的習氣。師父知道要靠近那個人,才能渡化那個人。唯有天天跟富人在一起,才能仔細研究他的為人,從各方便慢慢開導教化他。
所以,沒看到事情的全貌,不要妄下斷論。不要傳話,以訛傳訛。別人做什麼,與你無關,不關你事。
不要用你的感受去要求別人改變。我們常常都忘了感同身受。
唯有在他身邊,才能體會他的感受,才有機會看到真相。
唯有接近他,慢慢跟他成為朋友,去感受他的感受,才有機會改變他人。
==============
【內省】
◆人常常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卻放大別人的缺點。
◆犯了錯,最好的態度就是道歉。
◆用愛化解,不要仇恨,才不會因此產生了新的因果關係。

看到別人成功,不要只看其表面作為,要看到他背後的低調努力,你才會看到自己的付出不足。
你看不見事件全貌和真相,是因為你沒有全程陪伴。因此,不要批評,少看別人缺點,多看自己的缺點。
一刀向前,挺身而出。只有愛能解決所有的事情,愛是一切的解藥。時時感恩。放下仇人,放下仇恨。放下它,不就沒事了?
沒有人可以抵抗愛。儘量愛你的家人。如果父母不善於對你表現愛,那麼,請你常常對父母主動表達愛。慢慢的,循序漸進的,父母會愈來愈快樂,你們的互動也會於來愈好。
=============
【接受使命】
面對不喜歡的事,消耗能量的速度會特別快。如何讓自己不會電力耗盡,擁有能量繼續一直做下去?
愛只是基本,最重要的關鍵是「接受使命」。
所謂使命,指你生出來就該做的事,而這事情只有你可以做,你也該做好,沒得抱怨。例如當人家子女,就該孝順父母,盡本分。
接受使命,才可以讓能量源源不絕。
不抱怨,能量動力才不會損耗殆盡。
============
【等待改變的瞬間】
行如菩薩。
善如菩薩。
心如菩薩。
念如菩薩。
你就是菩薩。人人都是活菩薩。身邊都是好菩薩。

改變的瞬間,一心念,就改變。
很多事情不需要問原因,不需要知道答案,不需要在乎為什麼,不需要去解釋。
因為那一點都不重要,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最重要。
自己顧好,才能幫助別人。
生活是自己在過,所以必須要對自己誠實。
============
【珍惜當下,知足常樂】
上天給我們的人生,是「倒敘法」。先給你完全的美好,一切的年輕、健康、生命、家人、工作、……,然後再一樣一樣收走!
所以請你相信,你的這一刻,絕對比下一刻更幸福。
知足,感恩,活在當下,珍惜當下,就可以讓此刻更長久。
 ============
【功課】  
◆不語,不八卦。
◆無關你事,就別評論。
◆感同身受。
◆傷痛過後,記得重新開始。
◆記得別說傷害別人的話。
◆如果不是親耳聽見,就別再道人長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