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感到心靈空虛。何處找心靈導師?

子容老師:為何人生日子平緩,並不覺得自在,反而感到心靈空虛?為何有些人很忙碌,但感到心靈充實?

該想想過去這一年,我得到什麼?在回顧時,自己是否可以說得出來任何一項?

除了上班、回家、上班、回家、……,應該讓自己的生活多接觸一點東西,讓生活多采多姿。即使當義工,心靈一定也可以得到什麼。

心靈導師不需遠求。

每一個人可能都是我們的心靈導師,與資歷、學歷無關。某個問題,問某個朋友,可能就得到很棒的提醒和開導。

聖嚴法師的書,也是很棒的心靈導師。即使他已不在,但是書中的智慧在。

====================================================

【過去這幾十年所追隨的宗教老師發生一些事,開始迷惘】

人本來就是隨時可能會變的。人性如此。

變,一瞬間。不變,一念之間。

如果你覺得對方變了,當然可以選擇離開。

只要教你助人為善、傳達善知識的人,都是好老師。這樣的老師很多,都可以跟隨。

======================================

【這世界常常不會是我們以為的那樣】

一個動作所代表的背後意義,常常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當一個人手插腰站著,他可能是在生氣、可能是在等待、可能是在找東西、可能是其他原因、,行為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並非我們站在一旁就能看清。

自作聰明,有時反而會出錯。

眼睛看見的世界未必是對的,這世界上的事,常常不會是我們以為的那樣執著於我們以為的世界,會很辛苦

=================

不語,不當傳播者】

不管聽到誰的什麼壞話,都要學習「不語」,不參與批判,也不當傳播者。 只有當事人才會知道全盤的來龍去脈和事件的真相。我們都不是事件當事人,不可能看到真實的全貌,那麼就不該去批判或當散播者。如果你聽到100句話,那麼連一句都不要散播,因為隨口一句話,都可能壯大成難聽的謠言,對當事人造成很大傷害。 就算所聽到的是事實、不是謠言,也不要當傳播者。因為沒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都是無法體會的,我們不是當事人,永遠無法體會當事人經歷的心痛和難堪,而當事人也不一定願意讓別人知道所發生的事件。因此,聽過就算了,不語,不當傳播者… 學習將心比心,別輕易對他人下註解,因為我們都不是當事人。

※心得:這段座談會筆記送給我自己。我做到了99%的不語,但仍把聽來的一堆話隨口轉述了1句出去,導致對當事人造成傷害,讓自己莫名身陷風暴。日後,我一輩子都會謹記這個慘痛教訓……

=========================

不要為了爭一口氣而生氣

生氣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不要生氣,也不要為了爭一口氣而生氣。
有些事情,等待證明需要時間。
但是這段時間我們可以更加努力,表現得更好,讓別人更清楚我們的為人。
如果聽到毀謗的言語,只需說:「我不是那樣的人」。

人際關係簡簡單單不強求!
當下忍下來了,有一天你會知道,忍耐、等待都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

【有人做了傷害我們的事,很生氣,該怎麼辦?】

如果我們的修為能做到不生氣,那當然是很好。

不過我們是人不是神,人有七情六慾,遇到有人傷害我們,會生氣是正常的,本來就生氣。

不需要勉強自己表面不生氣,卻忍不住的在私下批判,如此反而可能造口業。

不過我們可以學習縮短生氣的時間。在每次生氣過後,可以試著學習放下,不要被情緒一直帶著跑。第一次遇到事情也許氣惱個好幾天,再遇到類似傷害時如果只會讓你氣惱幾分鐘,這樣的你就是進步了、心靈也變得更堅強了、不輕易被打倒了,日後面對人生各種打擊時,也將更能游刃有餘。

================

【為什麼想改善生活品質而不可得?

老師:思考一下,我們的慾望是否太多?而我們的努力是否不夠? 如果我們的努力夠,上天自然會給予我們該有的。 如果我們的努力不夠,自己就需努力補強。 覺得想改善生活品質而不可得,那麼先從『減少自己的慾望、增強自己的努力』做起,問題自然會逐漸化解。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種福田
    全站熱搜

    菩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