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上積德庇子孫?】 (2014/11/26)
子容老師:祖先庇佑子孫,是因為祖先想要這麼做,是祖先付出的,是祖先單方面給予的,只能夠增加子孫的福氣,並不能改變業力事件。增加福德並不能消除業。
子孫自己做的,就是子孫自己的業。業是跟著累世一起來的。自己的業自己帶著。
祖先的福德給了子孫之後,祖先並不會減損自己的福德。同理,即使往生祖先已去投胎了,親人也可以將功德持續迴向給祖先,讓祖先在新的一世福德更多、過得更平順更好命。那都是一份善心善念,所以可以分享出去。任何人只要願意,都可以把自己的福德跟別人分享。
祖先可以增加子孫的福德,但是不能消除子孫的業。因為業是個人自己的。
就算祖先給了子孫很多福德,也不能消除子孫做的一點點的壞事。
祖先給了子孫再多的福德,子孫殺了人還是得去坐牢。
福德歸福德,業歸業。
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業還是在自己身上。不會因為祖先給你的德比較多,就因此而消除掉了。
祖上積德,祖先可以幫你、庇佑你、保佑你,讓你在意外的時候可以多一點護持。但是能庇佑的意外,是指人生當中很多事件的意外。並不包括你自身做出來的,這種是沒有辦法保佑的,因為這是你自己自身造成的。
==========
【投胎在禍延子孫的家庭?】
禍延子孫的家庭,其實並沒有禍延到子孫。
這個家庭也許本來就沒有那麼多的福德,子孫要努力的力道就比別人多。
因為子孫自己不夠努力,再加上子孫自己不懂惜福、不懂積德,莫說禍延子孫。
至於業力,還是屬於自己的。
==================
【兩人同時跟菩薩祈禱,願望相反,菩薩會出手幫誰?】 (2014/11/26)
菩薩說,祂都會幫。
就看誰努力不懈?還要看誰有優勢?還要看誰合理?
不是祈求就一定會有用的。
最主要還是每一個人的努力。這個努力不懈,還要包含因緣具足。
舉例,賣方祈禱房價高些,買方祈禱房價低些,如果幫賣方把價錢拉高,但是買方根本沒這麼多的錢,他也沒辦法買成,這件事情就破滅了。
所以努力還要很多的因緣具足,才有可能發生。
還有,菩薩說:這個努力,還需要帶一點理智。理性的分析之後,產生智慧。
有些人明知:「我沒錢買房,我就不要去強求了。」理智的分析之後,需要一點智慧,那麼就應該要放手。否則,這個人一直執著於一定要買到這個房子,一直努力拼命,就會讓他因緣具足而去貸到很高的價錢買到房子。
==
【當資源或機會有限,菩薩如何決定把機會給哪一位眾生?】
這不是靠菩薩決定的,是人決定的。人依照自己的夠不夠努力而替自己爭取到的。菩薩不會隨意干涉和隨意出手。
一切其實都包含著人自己的念力,努力,乃致於包含個人因緣具足的狀況。
==============
【錯過成功機會,怎麼辦?】 (2014/8/29)
子容老師:錯過成功機會,努力一定還有機會。
需要機會,就由自己創造另外一個成功契機。不要放棄夢想。
沒有成功,就是必須再努力。
若是因為這些受挫因素成為你不想再努力的原因,那也是你自己放棄的。
如果做到某一個程度就停止,那也是你自己決定的。
如果你的信念堅持,就該一直做下去。
這不都是你自己的決定嗎?
每個人需要努力的程度不同。有人花兩年,有人得花十年。
堅定信心,努力到成功為止。不抱怨,不怕勞苦。不能輸,就是要放手一搏。
不用管別人怎麼做,只管自己是努力的。
念轉運就轉,相信自己會愈來愈好,一點一滴用正面積極想法去想人生。
不能因失去信念、信心,讓自己一刀一刀削弱下去。
如果想法都是悲觀、害怕的,人生怎麼會成功?
菩薩提醒:不要用自己的怨念把自己的福氣逼走。
每天都告訴自己:我快成功了!
=================
【努力,才能讓一瞬間的幸運變成大運】 (2014/9/3)
子容老師:人生很多事情,有捨才有得,有努力才有得。
太多事會讓人心煩氣躁,做不好。一次做好一件事。
人生有很多東西都想要。想要得太多,總是會失去更多。
我們通常只看到別人成功光鮮的一面,常忽略了別人背後細心規劃的一面、背後經營的苦。
做事要積極,但不衝動。積極是經過思考。
忍耐,思考,理智。
很多事情遇到問題,先忍耐,慢慢思考,才能心生理智,並看到答案和結果。很多答案和結果需要時間等待才能呈現。
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恆,用方法,不要用衝動的心做事。
重新調整,一切都會回來原來軌道。
要把握時機努力,不要讓自己後悔。如果不懂珍惜,福氣就會拱手讓人。
如果你不願意調整,大運只是運氣而已,大運只會是一瞬間的幸運。
如果你願意調整,才能讓所有能量回歸,一瞬間的幸運才能變成大運。
用心精進,面對未來。
=========
【不要後悔經歷那一切】
不要直接把結果告訴別人,阻止別人經歷那過程。
過程要自己學習。過程是要自己經歷的。
如果不曾經歷,怎能真正知道結果適不適合自己?
愈依賴的人,愈需要自己做判斷。
就算決定是錯誤的,它也是值得學習的經驗。
要不斷嘗試、冒險,才有機會突破自己的人生。
即使過程遭遇狂風暴雨,只要懂得以柔克剛,身段柔軟、心柔軟,便能像有韌性、有彈性的柔軟小草般安然無恙。
腰桿像樹木般愈剛直的人,愈無法在社會上生存。
只要夠堅韌,人生波濤洶湧有何妨?最後仍會回到本質。
只要夠堅韌,人生被搖撼又何妨?最終仍會回歸平靜。
所以,我們總是不斷回頭感謝身邊的人,哪怕他在背後對我們指指點點,都非常重要。對於不斷出考題給我們的人,要感謝他。
所以不要說:「為什麼上天無緣無故讓我多走這條路?我後悔經歷那一切。」
因為如此,才能有更多歷練和經驗,才能知道路上風景,才能知道什麼不能做,什麼可以做,可以怎樣做。
======
【愛自己,做自己】
湖可以填得滿,人的嘴卻是填不滿的。嘴巴長在別人身上。
不需要因為別人說什麼,阻礙了自己的決定。
不要為了別人的流言,就被打敗。不要為了別人的流言,就感到傷心。這才是無敵。
我們一直都在擔心別人怎麼看我們,然後困住自己,讓自己難過。
其實,只要不傷害對方,自己對得起良心,對得起菩薩,不要傷害別人,要怎麼做就去做。
「我知道我不是那樣的人!」只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覺得對菩薩交代得過去就好。
不怕誤解,做你自己。
人要為自己而活,不需要別人來理解你,只要自己做事盡心盡力就好。
把本份做好,老天爺都在看。
把本份做好,不用開運方法,也會愈來愈順。
安撫好自己的心,愛自己,才能讓自己開心活下去。
=====================
【圓融的樂活人生】
人與人的緣分很難說。不要把話說死、說盡。
做事要圓融。懂得應變,給人通融,給人方便。
認錯不代表示弱,認錯不代表你不好。有時認錯只是為了讓事情更快圓融解決。
放寬標準對待別人,不要固執己見。
待人的規則、標準放寬,算不算婦人之仁?
菩薩說:未經過深思熟慮,才是婦人之仁。情緒化,才是婦人之仁。思考過,都不算婦人之仁。
放下自己的固執,修好自己和家人朋友的關係,寬容待人,才能享有「樂活」人生。
========================
【尋找生活的小開心】 (2014/11/12)
子容老師:找回自己的責任重心之餘,也要懂得讓自己開心。不要把過多壓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分散壓力源。壓力一來時,做些讓自己開心的事,把壓力抒解掉,想辦法讓自己開心,找出幸福的小確幸。
每個人尋找到開心的方式不同。有人從散步中得到寧靜,有人從獨處做自己當中得到開心。
人生很多事情太複雜,沒法開心。
所以為什麼要努力讓自己開心?因為我們無法改變別人,就只能改變自己,操控自己,知道自己要或不要什麼。
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生活有小開心?
其實就是心境上的放寬,要想得開,不在意。
沒有人沒苦痛。只能放寬心量,再加油!
==========
【對方很難相處?】 (2014/11/12)
菩薩提醒:寬容禮讓。
寬容,就不會看對方不順眼。
禮讓,就會尊重對方比你年長。
寬容對待跟我們不一樣的人,才會有可以溝通的機會。
===============
【如何減少焦慮?】 (2014/7/3)
覺得焦慮的狀態開始,就告訴自己:讓它發生,接受它。
然後慢慢控制自己,學會告訴自己:很多是因緣,焦慮會過去。
覺知自己處於憂鬱的狀態,就愈能控制自己。
會憂鬱,是因為太多的想要,卻要不到、解不開。可是結是你自己打的。
只要你能控制自己。愈來愈懂得控制自己,減少焦慮,就不會走到自殺那條路。
接受因緣變化,接受別人對你的看法。
因緣的起和滅,都要懂得放手。
沒什麼過不去。焦慮會過去,過程會過去。
你自己沒經歷過,你不能告訴別人什麼是真理。
你自己要先減少焦慮、走出去,你要先看到陽光,才能告訴人家陽光有多溫暖。以後你就可以感同身受,以過來人的知識告訴別人如何走出憂鬱,這也是在助人。
================
【我執如何去除?】 (2014/7/3)
就算是擇善固執,哪些是善,其實也是由人決定的。
去除我執,即是接受因緣,沒有我執。
事情終究會過去。為什麼還去執著在上面?
================
【人生只有盡力而為】
你有你自己本身的目標,有菩薩賦予你的目標,還有你自己人生規劃上的目標……,都有。而那個變化都是一直不斷的在做些改變的。
人生不一定會依照計畫。計畫比不上變化。這是人生正常的演變,無須在意,一切隨緣。
去除掉依照,就是去除掉我執。
人生其實是跟著變化一步一步的去做改變。
一個人不要執著於依照自己已經訂定的目標、或者是菩薩曾經告訴你的此生為何投胎而來的目標。要一步一步的做改變。
如果目標既已確定,也是會有變化的時刻,就隨著變化做改變。
人勿執著,執著有苦。
沒有完全能夠完成的夢想。沒有一件事情可以百分之一百的做好。其實人生只有盡力而為。
人生有很多的起點。起點,每一處皆是。每一個想法都是一個新的起點。
結束,每一個念頭的沈澱都是結束。
懺悔就是將過去的無常作為結束的過程。然後,不再去想,人生只往前看。
(2014.10.20菩薩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