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一場心靈成長課上,老師讓每個人在幾秒內想一個字並寫在便條紙。老師說,就算兩人寫了相同的字,也會因為字跡、筆畫、字大小、寫在紙上的位置,而蘊含不同意義,菩薩會從中提點我們現在當下要學習的功課。

在當下,我的腦海瞬間閃出一個「渡」

擷取.PNG  

子容老師告訴我:

你寫了一個「渡」,菩薩說「渡」的這三橫「氵」,你以為是水,但是這三橫其實代表著佛、法、僧三寶。三寶要怎麼樣去度化一個人的心,很重要。

「度」上面是一個「廿」,每一個人其實到了二十歲會有不同的轉變,到了四十歲又會有不同的轉變,到了六十歲又會有不同的轉變,但這二十、四十、六十不是一個確切的時間、實際的數字,只是告訴你,可能七年、可能八年、可能十年,每一個時間點都是每一個人不同的進步的空間、跟進步的階級

「度」下面是一個「又」,為什麼要「又」?

就是因為講了一次,又要再講第二次;有了第三次犯錯,就要再講第三次;有了無數次犯錯,就會一直不斷的會再講無數次。因為薩也是用這樣的心情在度化著眾生,當眾生犯錯的時候,一次再一次,從來沒有不再原諒他的時候了,菩薩永遠沒有「我從此不再原諒這個人」的想法。

所以「渡」,「氵」+「度」,就是用佛、法、僧三寶來去度化這個人。

有的時候必須要用佛的角度來看一件事情,譬如我們常常說「菩薩怎麼會這樣對人?」就是因為菩薩用佛的角度在看眾生,所以菩薩不會用懲罰的方式來懲罰眾生

法,很多事情依法而行,你們都很清楚,很多事情是依法不依人的。

不要因為個人的喜惡、或是因為要聚集什麼樣的聚光焦點,而說出了不負責任的話。

有時候,佛法是依法不依人的。所以任何人都可以說出有佛法、有力量的話,哪怕是一個旁邊在工作的工人,他都可能說出一個非常有力量的話語去激勵了別人而就算是身處高位的老師、身處高位的總統,他們都可能說出了一句話傷害了別人。

所以為什麼要依法?就是因為依照佛法、依照法律、依照世間一切法,來做依循。法一定有法理,當然法理不外乎情理,那就要看「情」依不依法為根本

但是菩薩都是這樣,一次一次不斷地給一個人機會,不會有再也不給他機會這種事情。

假設今天你們提醒了某一個人他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好像稍有不對,他願意修正,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但不管他做不做修正,菩薩都不會因此而放棄他,下一次菩薩又會利用了另外一個方式再繼續去度化他,再繼續給他機會,一直直到他明白了那一天,但可能是跟任何人都沒有關係的,任何人都不會刺激到他,這是他的學習。

所以有時候我們要靠僧侶去給我們安定的力量。

佛、法、僧這個僧,其實指的不是只有指寺廟當中的師父而已。所謂的僧,其實也代表著生活當中有很多人們,本來就是我們的老師,本來就是我們的師父。菩薩也是我們的師父,祂也在冥冥當中一直不斷地灌輸我們一些好的觀念。

所以人依法不依人。佛、法、僧三寶,就是我們心中安定的三個法寶。這些佛法只要進入到我們的心裡面,我們就會知道很多事情不能踰矩。

這些度化,是經過千千萬萬個學習而得來的。有一天,這個度化不僅是可以幫助到別人,也可以度化我們自己,例如忌妒的心,例如憂愁的心,例如我們見不得別人好的心,都可以度化。

而這些度化,可能都是一次一次不斷地檢視自己、懺悔、反省,然後一直一直一直不斷地修正一點、修正一點、修正一點,一直到有一天我們即將要回家的時候,它已經可能修到了最完整的方向跟角度了。

所以沒有人可以聽菩薩講一句話之後就:「我記得了!我下次再也不二過。」這很難。

你可能一直不斷地二過、三過、四過,直到:「我真的好像不應該這樣子,因為我好像每次都這樣。」

但是你至少每次都這樣的時候,你是有想到:「我又這樣了!」它都是有機會的,都代表這個「度」是曾經發揮過作用的。

因為有「度」就會有反省,有「度」就是表示有懺悔的發生,有「度」就是表示有覺察的意思,你有發現了自己不應該這麼做,你要去做修正。

沒有人永遠一開始就是對的,要給予別人機會修正。我們永遠都不會是那個最清高的人。

所以菩薩說,對方自己知道錯就好了,而我們自己知道什麼樣是對的就好了。

不要發了一篇文章是凸顯自己的清高而貶低了對方,我們都完全不做這件事情。但我們明明知道什麼是對的、錯的,自己知道是不可以違法的,這樣就好了。

這些都是你當下現在心靈方面也許你會有一些很困擾的、很希望可以找到答案的,菩薩都在這裡給你一併做解釋。

============== 

聽到菩薩開示,近日內心諸多疑惑因此茅塞頓開,真的很感恩。

想到家人很容易發脾氣,也常在發脾氣後懊惱的問我:「人要如何超越自己的大腦不會發脾氣?」於是一併跟菩薩和子容老師請示。

子容老師說:

發脾氣發完之後,他發現自己發脾氣了,很好!這很棒!

他發現他自己發脾氣了,你要跟他講說:「很棒!你已經知道自己發脾氣。可是我覺得我不會受傷,因為我知道這是你一次一次不斷地超越你自己,因為你已經意識到你發脾氣了。」

我們人不會超越大腦的,因為大腦有連結著很多的情緒。為什麼人會失控?就是因為有時候我們的情緒已經超越了大腦的理性。

而且你明明知道你明明是一個很理智、很冷靜的人,可是你碰到了每一個事件一直不斷地給你很多的刺激的時候,那個就是「欲」,那才恐怖。

怎麼辦?

一直不斷地做修正!

沒有人是完美的,就是要一直不斷地做修正,一直不斷地去瞭解這個情緒從何而來,然後要能夠原諒自己。

因為發生了這件事情,我發怒,我生氣,我不應該,我做懺悔,都是好的

不要說:「你看吧!修行人還生氣!」

修行人也是要吃喝拉撒睡,我們還是在做一般人該做的事情。

舉例,假設今天一個至親好友,你真的很愛他,他走了,如果你是:「菩薩叫我們要放下,要能夠祝福他,好啊!讓他去啊!」人世間的人用人世間的角度在看你,他們會覺得你冷血。

所以假設你真的很堅強,你覺得他這樣是一件好事,那麼你可以把話講完整:「我覺得他沒有病痛了,他跟在菩薩身邊,我放心了,所以我沒有哭泣,我沒有掉眼淚,是因為我給他滿滿的祝福。」這樣就不會讓人家覺得你冷血了,因為你把話說完整了。

所以每一件事情,每一個失控,每一個情緒的點,我們都要當它是一種學習

我們都不會是完美的,我們都一定有很多的毛病跟很多的缺點。

所以其實我們也可以去做一個功課是:你覺得你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願意檢視自己的缺點,願意面對自己的缺點跟自己的劣根性,接受自己的缺點:「我就是這樣的人!我怎麼樣去做改變?」這還蠻重要的。

 

感恩觀世音菩薩和子容老師的叮嚀,讓我法喜充滿,心靈富足

好友贈言:《修懺要旨》云︰「初修懺悔者,所謂發露重罪也。何故爾耶?如草木之根,露之則枯,覆之則茂。故善根宜覆,則眾善皆生;罪根宜露,則眾罪皆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子 的頭像
    菩子

    與靈對話: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要保持正向正念

    菩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