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嗔、癡三毒,該如何自覺?」
子容老師:
反諸求己,自可察覺。
有的時候貪、嗔、癡也不會透由自我察覺知道,必須要這三毒已出現,才會看見。
我的貪出現了,我才發現有貪。未出現的時候,不覺得貪在心裡面、嗔在心裡。
我很討厭一個人,我不講,我不會發現,我只是覺得看見他得獎:「沒有哇!我很開心他得獎啊。」
但這個也許都是隱藏在心裡面。它沒有出現,但並不代表它不存在。
明的,是因為發現了它,你才會察覺到。
有些東西貪、嗔、癡,是存在於心裡面,你不曾仔細去觀看它,你不會知道它原來存在的。
●「我要怎麼樣知道我沒有察覺到貪嗔癡?」
子容老師:
貪、嗔、癡三毒不是去察覺了之後就去檢視它的。
貪、嗔、癡三毒不是發覺了之後趕快去改進的。
貪、嗔、癡是需要壓抑的,是要時時警惕自己不能有這三毒出現。
所有的貪、嗔、癡三毒,都是要警覺,處於一個警覺的狀態。
等到三毒已經出現,毒已上身!
「當我貪了,我發覺不應該拿那個東西…當我嗔了,我發現不應該生氣…」
那就反省。但它已經出現了!那都已經發現了!
●「癡是要有智慧才有辦法察覺嗎?」
子容老師:
你看到癡,好像是必須要愚癡才能夠被看見。但癡裡面有很多的部分是它根本不需要被察覺到它是癡。你怎麼去斷定一個人是愚癡的?
愚癡不是斷定一個人表徵聰明的還是愚笨的。
有時候愚癡是看一個人不懂精進,也叫愚癡,那才是最大的愚癡。
自以為聰明,但其實一點都沒有本末在裡面的時候,其實才是真正的愚癡。
所以什麼叫愚癡?是一個人聰明就不叫愚癡嗎?不是這樣子的。
是一個人不懂得精進、跟有沒有察覺、跟自以為是,才是愚癡與否很重要的部分。
●「當我內心顛倒是非的時候,我要怎麼察覺?」
子容老師:
你會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才會察覺。不要強求很多事情必須要立現。
很多東西都是需要時間去經歷才會知道。
而且愚癡的部分,本來就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
因為我們必須經歷過愚癡之後,才能夠精進,才能夠知道什麼事情是對的、錯的。
你可以不經歷過貪,你可以不經歷過嗔。但一定要經歷過愚癡,因為我們必須一直不斷的學習。
如果你告訴大家說「我都沒有愚癡」,這是危險的,因為我們人已經不懂得精進了。
一直覺得自己是無敵的,那才是危險的開始,那才是自視甚高的開始。
因為覺得自己很棒、都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別人都是不懂的,那才是真正的危險。
●「明明就很生氣、慾望明明壓不住,又要壓抑忍住,覺得很痛苦。情緒當下如何可以立刻不生氣?怎麼做可以立刻降低慾望?有沒有一個明確的具體做法?而不是只是教大家勿生氣、減少慾望?」
子容老師:
如果當下情緒真的很不好的時候,應該讓它宣洩出來。可是其實很多事情想想過後,都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
因為什麼事情生氣你可以怎麼做?
講得太仔細,就讓大家失去了思考的機會,就會變成很依賴:「老師有講過什麼,菩薩有講過什麼,所以我們可以生氣或不可以生氣。」
生活當中還是要有很多智慧是自己要去判斷跟思考的。太過依賴,反而是妨礙了成長。
其實每一個人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方法,去排解自己的生氣、怒氣或慾望,例如恭請菩薩九句、深呼吸、喝一口水、走到外面、或去喝一瓶汽水嗝出不開心的氣、......。
沒有辦法在生活當中一一條列出該怎麼做,可能要讓大家去生活當中經歷。這都是每個人必須要找出來的方法,不可以太過依賴。太過依賴,就會讓人產生惰性,更不會想要精進成長,然後反而會覺得都是別人的錯。
像忍無可忍的情況,忍到後來受不了了,竟然告訴菩薩或是心中產生了「我不要懺悔」的這種心情,其實這就是因為憤怒過了頭,讓魔上了心。這應該是要問自己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在修行當中,很多時候都會有這種被激怒的情況。這就是跟自己的修行夠不夠真實、基礎打得好不好,有很大的關係。
其實我每一次回答問題的時候,站在大家的角度、跟菩薩的角度,看到的會不一樣。
我當然會很有同情心、很同理的想要去感受大家的想法。但是我覺得有時候菩薩是非常嚴格的,祂會希望人多一些思考、多幫助自己、還有學習冷靜,因為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情緒來作為解決。
有時候會發現自己愈來愈冷靜,跟可能愈來愈傾向於無情吧!
但很多事情真的就是這樣。過去了,其實好像沒什麼大不了。平靜了之後,就發現情緒好像是可以收起來的。根本不需要太過於在意。
「自性為何會產生煩惱?」因為貪想。
「斷捨離為何會痛苦?」因為沒放下。
「煩惱如何能斷?」自斷因果。
我思:一切煩惱(果)由己心起(因),一切唯心造。心若不起煩惱(因),又何來煩惱需斷(果)。想起一個小故事。四祖還是小沙彌時向三祖說:「請師父教我解脫之法。」三祖回:「又沒人繫縛你,何來解脫之法!」四祖大悟。
「如何持戒心?」去妄想,去貪嗔癡三毒。
「根深蒂固的習性如何調整?」既然想改,有「想」需「做」,有「念」需「行」。
「人生的目標無法達成?」當人生的目標無法達成時,只能自己換一條路走。重點在自己的意志力。如果自己無法堅持,很難持久。人生很多事是靠意志力在撐。人失業、失戀、失意時,要困在其中多久,決定在自己。
感謝子容老師,感恩菩薩,讓我智慧增長、法喜充滿、心靈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