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的一段話:捨之,予預,斷離,捨出。 予:給予。預:預之,預知,預支。 人生為預,人生無預,順之且可。任預而順,生命有常。(2017/7/28) |
我思:
我們常聽到人生無常,但其實人生也是有常的。無常、有常,其實是有脈絡可循的。
我們應該捨棄無常、有常的二分法,捨棄自己這幾年所學文字觀念的執著。
「常」,指的是規矩、規律、可循的脈絡。有很多事情我們會遭遇「無常」,是因為我們智慧不足、經驗不足、看得不夠、學得不足、學識歷練不足。
就好比投資理財,一個看懂股票線型圖、熟悉並緊抓產業發展脈動的人,遭遇無常失敗的機率,會小於一個毫無所知只想求結果、聽信明牌就亂買的投資人。
又好比一個野外求生常識豐富、水糧裝備準備齊全的人,遭遇無常意外的機率,也會小於一個什麼都不懂又毫無準備的人。所以積累生命智慧、掌握生存規則很重要。
努力工作、用心學習、累積經驗、待人謙和、廣結善緣(因),自然有機會受主管賞識、升遷加薪(果)。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這便是掌握了「有常」。
因此,生命有常。累積的智慧越多,人生便能掌握更多生存的規律,便能給予自己有更多預先知道、預先準備、預先支應風險的能力,掌握的「有常」也越多。
學習、瞭解和掌握做人及做事的常識、規律和規範,靜心觀察和思考每個下一步,腳踏實地、按部就班落實,當自己準備足了、準備好了,條件具足、因緣具足時,很多事情自然會水到渠成,圓滿完成。
掌握生命生存的規律並隨順因緣實踐它,在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緣和合之下,自然會有其應有的結果。
所以每個人都可以依循佛法的「正命」觀,訂定人生實際的努力目標,並正當、積極的追求想要的美好生活和更高的生活水平的。只要願意用心努力,未來人生會有無限可能。而成就越高,能力越強,資源越多,能回饋社會的力量也越大。
所以人生很多事是可以依循規矩盡心盡力預先準備防範的。而無法預先準備的部分,就隨順因緣即可。
而所有的無常變化,其實背後都有發展脈絡可追尋。
一個努力辛勤創業的人,會遭遇無常、失敗、被詐騙或倒債,往前追溯事情發展脈絡,可能追溯到自己的經驗不足、觀察力不夠、思慮不縝密、沒有防範心;而拉長到久遠來看,則可能追溯自前世結下的因果業力。
→菩薩叮嚀:有常、無常,有時候與本世的因果有關。
所謂的本世因果,就是我現在做了什麼(是一個因),我會得到什麼結果。
一個人很努力,就會得到圓滿的成果,也未必是成功,但是是完成了某一件事情。
因,努力。果,完成。所以有因有果,是很重要的。
而人們所認為的無常,其實都在菩薩的掌控安排中,都有菩薩要給我們學習成長的功課。
因此看似無常,其實人生有常、宇宙有常。
也就是說,人世間很多事件起了「無常變化」的背後,仍是循著「有常」的因果規律發展演變而產生,其實都有其發展原因、必然的過程和軌跡。
就算一時發生無常的事,失去了健康、事業或感情,未來我們的人生會如何,也有常規脈絡可預知。一個正向積極、勇敢向前的人,會把無常內化成學習養分、人生智慧,瞭解走向挫敗的成因有哪些,讓自己未來能夠避開更多的無常、掌握更多的有常。
知其有如是因,所以知其有如是果。如果我們能累積智識、累積閱歷,靜心思考,便能學習並預知到很多風險變化,許多無常都可以轉變成「知其變化規律的有常」,日後更懂得避免、趨吉避凶,也更能有足夠智慧知道如何做而可以化解處理各種狀況。
→菩薩叮嚀:有常、無常,其實跟因果有關。
有時候我們會講說:「我們沒辦法掌握」。是沒辦法掌握,但是我們要做好萬全的準備,它就會得到比較好的結果,是一樣的意思。
世間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我們的老師,靜心去觀察身邊每一個人成長的軌跡,看見和瞭解這世界生存的智慧,並在待人處事的過程中遵循並實踐這些智慧,生命一定會有更好、更不一樣的風景。
因為知道人生有常,所以我們知道要累積智慧,讓自己成長,懷抱理想,腳踏實地,積極努力,爭取自己想要的美好幸福人生。
因為知道宇宙有常,在長遠的輪迴生命洪流中善有善業、惡有惡業、因果相續,所以我們更要長存善心善念。
出世間法和世間法是一體的,我們應該捨棄世間法、出世間法的二分法。佛法不離世間法,身處在人世間,生存的規則,是建立在正命之上,因而為人處事,必須遵循正當坦蕩的道路。因此,應該斷離惡心、斷離貪嗔癡慢疑等無明,增長善道的智慧,生命才能順利有常的一直走下去。
智慧為本,遵循天地正道規矩,條件具足,因緣和合,凡事可成,事事圓滿無礙。
人何以為人,天何以為天,地何以為地? 總是在天、地、人當中串起必須要有的經歷跟變化,從這些支柱當中去看到平衡,從這些支柱當中去看到每一個人事物、天地人之間應該保有的適當距離,才能夠撐起這一片天、地、人對應的關係。 從脈絡當中去看見生存,從生存當中去看見智慧,從智慧當中去瞭解跟接受。 能夠平靜,能夠有所得。 (2017/2/9菩薩給我的話) |
菩薩先前給的這一段話,和這次的話「人生為預,人生無預,順之且可。任預而順,生命有常」是相呼應的。
→菩薩補充:人何以為人,天何以為天,地何以為地?其實都是守在「本位」上的意思。
支柱,是支撐的意思,支撐是指規矩、規範。為了要撐,那一個東西是不會動的。這東西不會動的時候,其他東西動怎麼辦?會影響到這個支撐點。如果這是這個支撐點,其他東西如果動的話,這個支撐點也跟著動的話,那這個東西就垮了。所以這個東西是規矩、規範,不能動的就是不能動。
→菩薩結語:「因果為應,相因為本,本位而置,置人於生。」把上述這些觀念放在人生當中,是有用的。
感恩子容老師和觀世音菩薩的叮嚀,讓我智慧增長,心靈富足,法喜充滿。
(後記):
事後看到一篇文章:「世間一切的事物,皆有其因果關係的必然性,而真正對這個內涵徹底圓滿究竟知道、做到的只有佛陀,所以歸依佛法僧,照著法去做,就能夠真正造善業、得善果,這樣才可以改善我們生活在世間的品質。」
看到此文,再回想菩薩的話,我益發能瞭解菩薩的叮嚀。